解析关于邵逸夫的“奔跑”养生法

很多人都知道或者听说过,有这样一位老人,被学生们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逸夫楼、逸夫图书馆、逸夫体育馆……这个名字,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成为学子们求学的最好见证。从电影帝国掌门人,到散尽千金的慈善巨子,邵逸夫的一生可谓传奇。

追溯过往,邵逸夫的父亲是做颜料生意的,家境殷实。但他没有选择子承父业,而是跟着自己的梦想前行。从17岁接触电影,到19岁投身影视业;从电影的跑片员、放映员,到导演助理、导演、制片人。他年轻时,一年甚至要看700部电影。鲜为人知的是,邵逸夫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叫“Run Run”,也就是“奔跑”的意思。这个看似草率的英文名,反映了邵逸夫最大的心理特点——不断向前奔跑,不断超越别人和自己。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职业理想实现之后,寻求他人认可就成为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因此,邵逸夫在邵氏电影帝国巅峰时期依然广招人才,只为提高香港电影的品质。他曾多次亲自邀请当时的著名制片人邹文怀加盟自己的事业。这段佳话被人们与刘备的“三顾茅庐”相媲美。

当到达事业顶峰时,邵逸夫又一次超越了世人和自己,投身慈善事业。他说:“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的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可以说,财富为他带来地位,但慈善事业却是他最大的成就。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学说,慈心善举是人人都具备的高层次需求。慈善事业让邵逸夫在为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付出的快乐。正是这种更高级别的幸福,让他能够保持内心安宁,最终以107岁的高龄离世。

纵观其一生,我们看到,邵逸夫一直在奔跑,而且永远跑在时代前面。从实现梦想的快乐,到战胜他人的快乐,再到享受付出的快乐,邵逸夫在一生中完成了多次自我提升。邵逸夫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因现实忙碌和利益纠葛而被遗忘的道德准则与慈心善念,也提醒我们应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