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迫害运动员生理、心理的毒瘤

副标题#e#

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界违禁药物的总称。国际奥委会规定: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

国际奥委会禁用的药物有6大类。具体分类是:麻醉剂:可使肌肉麻醉,降低痛感,提高心理亢奋;兴奋剂:能使运动员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兴奋,提高运动速度。利尿剂:可稀释尿液,掩盖尿中所含药的剂量,并可临时减轻体重。镇静剂:用于提高镇静感,令运动员精神集中,情绪稳定。合成类固醇: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能加速肌肉增长,增强身体的强度和体力。肽激素:用来增加血液中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水平,产生欣快的作用。

毋庸置疑,使用兴奋剂,将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使服用者心力衰竭、激动狂躁,成年女性男性化,男子过早秃顶,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患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损害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众所周知,实施兴奋剂检查需要购置大量高新技术仪器和设备、建立专门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聘用和培训大批掌握检测分析技术的专业人员,耗资巨大。因此,兴奋剂的危害还应包括它给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政府及反兴奋剂机构带来的巨额财政负担,导致的惊人浪费。

在奥运会和各种世界重大比赛中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查的开销相当惊人,小国一般都负担不起。1988年汉城奥运会兴奋剂检查了1600名运动员,耗资300万美元,约合每人1875美元。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统计,1989年世界各国总共检查了52371人次,粗略计算,当时全世界兴奋剂检查耗资就高达约1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际反兴奋剂斗争的需要,每年接受各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赛内和赛外检查的运动员人次猛增,全世界每年用于兴奋剂检查的费用更是成倍增长。仅国际田联1996年用于对付违禁药物的开支就高达1700万美元。试想,如果把夏季奥运会28个比赛大项和冬季奥运会7个比赛大项的所有国际体育联合会对付违禁药物的开支,国际奥委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以及各国政府和国家反兴奋剂组织用在反兴奋剂方面的所有经费支出加在一起,该是怎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啊。

在2005年十运会组委会宣布著名中长跑运动员孙英杰在十运会女子万米决赛结束后的药检呈阳性,做出了取消孙英杰十运会万米亚军成绩、取消之后其他比赛参赛资格的处罚决定。

在孙英杰之前,今年国内最轰动的兴奋剂事件是湖北省女子举重队集体使用违禁药物和在兴奋剂检查中集体作弊,共有12名运动员涉及这一事件,均受到禁赛的处罚。湖北女子举重队则被给予停止参加国内外比赛一年的处罚。 #p#副标题#e#

2004年,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外兴奋剂检查中查出14例阳性。宁夏举重队在一次兴奋剂检查中查出3例阳性,运动员丁海峰、孙艳、马文华均服用违禁药物大力补,分别被停赛两年、罚款4千元,宁夏举重队被停赛1年、罚款6万元。辽宁举重队举重选手赵兴雨尿检阳性,服用违禁药物19-去甲雄酮。

雅典奥运会测试赛中,山东摔跤选手高延芝,兴奋剂检查为阳性,服用违禁药物利尿剂,被停赛两年; 3月在悉尼举行的射击世界杯赛中,河南选手王夏芃,兴奋剂检查为阳性,违禁药物为心得安,被停赛两年。

体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示范窗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希望以优秀运动员的榜样力量来教育青年,纯洁社会,创造健康和谐的新世界。在现代中外体育史册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像拳王阿里、球王贝利、世界飞人刘易斯、跳水王子洛加尼斯、体操王子李宁等等,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引起了许多青年的崇敬与学习,体现了体育运动的崇高价值,把身体的对抗、力量、速度和灵敏的角逐,提升到精神层面,使体育成为最受人们喜爱和崇敬的事业。

然而,兴奋剂却把体育降低到感官刺激的水平,不择手段地使用摧残身体的药物和方法,由药物的效应激起的冲动和对药的迷狂,使现代体育渗入“角斗士”时代的血腥因素,当我们看到许多令人羡慕的运动员被禁赛,当我们得知有些辉煌的成绩并不十分可靠时,体育还有多少值得人们崇敬的呢?

1988年当约翰逊创造了足以代表人类极限的世界纪录时,加拿大为此彻夜狂欢了72个小时。加拿大人、牙买加人都把他看作“民族英雄”。可是当他被宣布服用了类固醇,被没收了金牌,取消了成绩时,人们仿佛做了一场噩梦。

体育是崇尚英雄的事业,有时一个体育明星的沉沦,就会带来体育的沉沦。优秀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对青年和社会具有误导作用,由于明星效应,会引起人们的竞相仿效。

当今世界,在国际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不仅是个人行为,还代表了国家和民族。一旦使用兴奋剂被揭露,不仅运动员受到惩罚,还会损害国家声誉,影响国家和社会对体育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