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攻略 中暑、溺水、外伤急救招

  溺水急救:土方加心肺复苏很有效

  溺水是夏季最常见的意外,溺水时, 大量水液被吸入肺部,引起人体缺氧窒息,可造成溺水者手脚冰凉,腹部鼓起,意识丧失,重者可能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溺水常见的起因是水温偏冷、准备活动不充分等造成手脚或腹部抽筋,潜入水下后头部不慎受伤,以及因呛水没有及时处理反而勉强继续游泳造成更多水液进入呼吸道,一般落水者被淹4至6分钟后即可能死亡,溺水也是夏季急诊室遇到最多的病例类型之一。

  溺水后如果周围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是非常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将溺水者送往医院,可以先采用将其倒背在背上跑动一段的土方法,令其将水吐出,如果溺水的是孩子,则可以将其腹部顶在膝盖上,用膝盖的力量让溺水者把水吐出来,但这个吐水的过程不能超过1分钟。

  很多人都在电视剧中看到,似乎只要溺水者把水吐出来就没事了。但曹伟中强调,如果溺水者在吐出水后依然没有苏醒,那必须要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否则依然会功亏一篑。他说,现在很多企业和学校都会组织急救演习或培训,其中一般都有心肺复苏术的训练,但不少人不重视,其实心肺复苏术中胸外心脏按压的准确位置应该是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而非左侧心脏处,他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应该认真训练、动手实践一下,因为如果实施不准确可能会压断肋骨,甚至可能戳穿肺部,引起更大伤害。一般来说,如果施救及时准确,就很有希望能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外伤急救:止血、固定、包扎再送医

  夏天急诊室最多见的伤患是什么?打架受外伤者。曹伟中介绍,夏天人们火气大,本身就容易急躁,加上不少人喜欢在夏季喝点啤酒消暑,酒后也容易情绪激动,因此急诊室接收的因打架受伤的人特别多,其中包括骨折、刀伤等,另外因为夏天衣物穿着较少,人们也更容易发生刺伤、车祸擦伤和撞伤等。

  曹伟中建议人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应该先止血,可以用干净的布、衣物紧紧按压住流血的伤处,减少出血,并第一时间打120求救。如果有骨折则应该用木板、树枝等固定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该把流血的伤处抬高,固定在高于心脏的位置,如果是头部受伤,则可以采取坐姿,另外这个过程中不要擅自用药,因为自己的药物中可能带菌,容易造成感染。

  他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如果遇到意外,有木棍、钢筋等插入身体,那么切不可擅自拔出这些异物,以免引起大出血。最好是用衣物等包住异物插入身体处,并进行固定,同时用力按压,减少出血,立即打急救电话求救。

  动物咬伤:别跑动,要镇定

  夏天是不少动物的活跃期,而人们衣物穿得较少,一旦被咬伤、蜇伤,很容易引起严重后果。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蛇类咬伤和蜂类蜇伤。

  曹伟中说,这两种伤害最重要的就是要镇定。如果是被蛇咬伤,在没有确定蛇类是否有毒的情况下应一律按照毒蛇咬伤来处理。被蛇类咬伤后,千万不要急着跑动求助或就医,而应该放慢行动速度,减缓血液流动速度,第一时间尽量把伤处的血液多挤出一些,扎紧伤口上方,避免毒液流向心脏。

  很多人都听说过长时间扎紧肢体可能造成肢体坏死,应该隔一段时间放松一下。但曹伟中说,如果是在嘉兴范围内受伤,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的过程中不应自己擅自放松包扎,而应在送医后由医生处理,一般嘉兴这样的中小城市如果就医及时应不至于因为包扎时间过久而导致肢体坏死,但擅自放松扎紧处则可能造成毒液流动。在就医后应尽量向医生描述蛇的外观品种,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而被蜂类蜇伤最危险的就是过敏性休克。一般被蜂类蜇伤后,可以用低浓度碱水清洗伤口,像普通的肥皂水、苏打水等都可以。蜂类蜇伤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1小时左右,如果在被蜇伤后出现胸闷、头晕、眼花则应该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而在被蜂类蜇伤后第二天仍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就说明已经安全了。

  中暑处理:最常见的夏季病也能要命

  很多人对“中暑”的印象都是头晕、头疼、口渴、多汗、发热、四肢无力等,一般在阴凉处休息一会儿,补充体液就能恢复。但曹伟中说,因为中暑而死亡的病患也不少见。

  他介绍,人们一般印象中的“中暑”症状其实只是中暑先兆症状,而真正的重症中暑可能出现抽筋、休克、昏迷,死亡率很高。而从普通的先兆中暑发展到重症中暑可能有三五天时间,因此如果人们出现高热、脉搏加快、皮肤灼热等症状就要引起重视,尽快就医。

  而中暑的发热和普通感冒的发热也有不同,这种发热不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但会出现浑身发热、出汗很少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分辨。

  他建议市民在夏天多喝淡盐水,如果在夏天因为口渴大量喝淡水可能造成水中毒,出现头晕、口渴、呕吐甚至昏倒等现象,一旦在短时间内喝淡水量超过自身体重的5%就要小心水中毒的出现,因为大量流汗会造成盐分缺失,再喝很多淡水就容易出问题,也有致死的可能性,因此在夏季剧烈运动大量流汗后,喝一些淡盐水更合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