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心理援助的五大特点

  汶川地震后,除了物质上的援助外,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工作者纷纷奔赴灾区,为灾民实施心理援助,一些电视媒体上也频频出现心理辅导的场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震发生半年之后,当更多的灾民更加需要实实在在的心理援助之时,那些当时赶集一般奔赴灾区的所谓心理学工作者,如今却难觅踪影了。对此,中国精神健康网的心理学专家专门分析研究了震后心理援助的主要特点,希望能对今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提供参考。

  一、长期性

  如果没有这种长期的准备,建议最好不要去灾区做心理援助。与心理咨询相类似,在真正实施心理援助之前,首先必须与被助对象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然后才有可能将帮助落到实处。那些蜻蜓点水式的一次性的心理援助,更多的只能是给受援助对象造成更多的伤害。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前期的心理援助过程中屡见不鲜。相比较而言,那些长期坚持实施心理援助的单位与个人,在实施效果方面自然就好得多,也更容易被灾民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所接受。

  二、连续性

  对于同一批被助对象而言,实施心理援助的人员必须相对稳定,最好是同一批专业人员,起码要保持主要人员不变。保持心理援助的连续性,可以使得援助效果更加深入与稳固。

  三、需要性

  心理援助要以满足受助对象的需要为首要条件。那些以救世主身份出现的所谓心理援助,做的只是施舍性的工作;那些在地震以后赶集似的强行实施心理援助的人群,更多的只是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或者捞一点政治资本用以炫耀,或者积累自身经验帮助自我成长。显然,这些所谓的心理援助常常会引起灾民反感,甚至会带给灾民更多的伤害。

  四、多样性

  实施心理援助时,对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对象,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或书本上的方式,只要有利于被助对象走出地震阴霾并健康成长的方式都是可行的。

  五、联合性

  心理援助是一项联合性的心理重建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不能只靠单方面的力量。因此,在援助的同时要注意培训、调动本地的心理专业资源,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整合多方力量(如团委、妇联、工会、学校等组织机构),用尽一切方法,让心理援助渗透到灾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的心理援助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功;坚强的灾区人民也一定能够尽快摆脱地震的不良影响,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