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 是否真的“不打不成器”

副标题#e#

小时候,我们是“一天三顿打”,现在很多人实行“三天一顿打”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教育在进步,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而在我们身边,每天“几顿打”的孩子不在少数,孩子为什么挨打,细数下来其实很简单,都源于每个家庭特殊的家规:犯了错误、吃饭不听话、睡觉不听话、学习成绩退步、功课没做好,都要挨打。

逾七成家长有打骂孩子现象

尽管如今崇尚的是赏识教育,但中国“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家教观念根深蒂固。不少的家长抱怨: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孩子又没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那么,到底有多少家长对孩子施行过暴力或打骂,据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家长存在打骂孩子的现象,而在农村往往不止七成,家长认为,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棒棍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名言。

长期打骂不利孩子身心健康

长期打骂孩子,孩子会表现出胆小、害怕;自闭,不合群,只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自卑、否定自己,出现与人交往的问题,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对抗性。这样更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而小时候的这些阴影会一直伴随着他一辈子,有可能您觉得是教育了他,而他却一辈子也走不出来。

#p#副标题#e#

对孩子应实施教育和引导

家长应该和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对孩子要求过高,或一味地指责或打骂孩子,则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使他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了,孩子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因此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而此时家长在一边就应该给予启发式、民主式和说服式教育,而不应该是体罚和侮辱。

对传统体罚教育说“不”

孩子在成长阶段,通过赏识教育可增强其自信心;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挖掘其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赏识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练,使孩子多种多样的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孩子独立性发展。高压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会比较内向,做事优柔寡断,不合群,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其实我认为适当的“棍棒教育”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可以让我们记住自己犯过的错,下次面对这样的问题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过多的棍棒体罚,只会给我们造成自我封闭的心理,认为父母处处和自己作对,为什么不能对我们宽容一点,稍微做错点什么都得挨打,这样的教育方式时常会让我觉得自卑,严重挫伤我们的自尊心,我总是努力的想要在您的面前表现的更好,能让您开心,可每次换来的却是您的不理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