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如何“叫醒”倦怠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夏打盹”医学上也称为“夏季倦怠症”,一方面是因为夏天暑热会减弱人的食欲及肠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影响到人体对营养的摄入量。营养摄入少了,人自然就会感觉没精神,易疲劳。另一方面,因为夏天气温高,出汗多,人体中的钙、钾、钠等微量元素随之大量流失。要有效地消除夏季倦怠感,需要在生活中做出适当调整。

重视饮食

在营养素补充方面,中医认为,夏打盹与暑湿有关,而解暑热的关键是健脾。因此,可以在早晚进餐时多喝些粥,诸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为了达到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还可以在粥中加一点荷叶。而西医认为,夏打盹是由于体内钾元素流失造成的。人体缺乏钾时,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精神不振,肌肉无力,心肌收缩力减弱,脑供血量减少,引起头昏眼花等。此外,体内缺钾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在粮食作物中,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绿豆等的含钾量都较高;蔬果中,香蕉、葡萄、柚子、黄瓜、青椒、甘蓝、芹菜、莴笋、土豆、山药、毛豆等含钾较多。此外,茶叶中也含有较多的钾,夏天应多喝。

适度运动

夏天重视运动,不仅能使大脑血液循环机能得到加强,大脑供血供氧充沛,不容易发生疲劳,而且还能提高机体耐热能力。但夏季锻炼要有讲究,宜以一次性消耗体能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少的小强度运动为主要锻炼方式,最好选择游泳、快步走、慢跑等运动,时间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

充足睡眠

夏季,人们在夜间睡眠多有不足,且经过上午的劳作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同时,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此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脑部供血量相应减少,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因此,每天应安排午睡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