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可靠的心理医生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很多人存在抑郁、忧虑等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心理医生可分为两大类: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授予。咨询师没有处方权,一般以心理咨询为主,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咨询者既有健康人群,又有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

  一,当你觉得要看某个心理医生时,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寻医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医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从网上得到。比如,医生的职业背景,有哪些执业资格,受过何种训练,写过什么东西,咨询经历有多长等等。

  二,注意心理医生的口碑,尤其要关注那些与医生保持很长的关系没有脱离的咨客,他们对医生的感觉要到位一些。

  三,对医生的感觉,感觉可靠吗?对你来说,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好的心理医生使你感觉到安全、舒适、被爱、被尊重、被接纳与认同。不轻易下结论,却非常在意你的感觉,总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贴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评价你、指导你。他听得很多,说话很少,但每句话可能都是一种新视觉,给你一种新体验,让你感觉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应该考虑的因素

  以下一些东西可以参考,但并不可靠:

  1、机构对医生的介绍,往往机构只是鉴定医生的行医资格,无法鉴定他的人品和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2、医生的受教育背景和专业受训背景,一般要求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中级职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3、专业许可或心理医生执照,国外机构给予的专业资格或执照并不可靠,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认证机构,你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伪。

  4、心理医生自我体验的时间,接受督导的分析是心理医生执业前的必经之路。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这对当事人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觉察,帮助咨客觉察自己就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当然,中国的心理医生有个变通的做法,由十几个医生结成自我分析小组,彼此督导,以此来促使自己成长。

  5、专业年限,一般来说,从业越久的人,专业水平会越高,但不尽然,做心理医生是需要悟性的。

  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

  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

  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当然,收费很低的医生也不要去看,他会无意识的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自己。

  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

  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

  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

  心理治疗师的职业资格通常由国家卫生部授予。心理治疗师治疗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群,包括患有精神病学范畴的疾病。心理治疗师持有处方权,多在各大医院的门诊或病房里开展心理治疗工作。选择心理医生前,首先要明白你需要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如果在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或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社会适应、择偶与新婚、更年期及老年期适应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的话,既可选择心理咨询师,也可选择心理治疗师。

  如果要为家庭选心理医生,最好找有全科医学知识、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这样既能够解决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又能够治疗生理疾病。在确定心理医生前,还应了解同事和病人对这位医生的评价,以做到心中有数。

  看心理医生的注意事项

  1、选择有正规执照的心理咨询机构和有职业资格的心理医生后,先电话联系,咨询相关背景情况如咨询费用等。目前,武汉市一般心理咨询费用为50~200元/ 小时。如果要进行心理测验(又称心理透视)的话,可能还要额外付出一些测验成本。

  2、提前预约:心理咨询师每次咨询的时间在1~2小时左右,且在咨询过程中不愿被其他杂事干扰。所以,每个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为了避免无效等候,浪费时间,与咨询师提前预约很重要。

  3、带上相关资料:如果进行健康咨询的话,最好带上以前的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单。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对求助者的心理行为加以确定。通常按测验的功能分为三大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4、提前5分钟到达咨询场所,排净大小便,以免因内急被迫中断咨询。咨询时可以喝水,以免生理上的口渴带来心理情绪的紊乱。

  心理咨询不是一劳永逸

  由于个体差异,心理咨询的时间和次数也会各不相同。有的人一次咨询便可达到目的,有的人要看十几次。所以,在咨询过程中注意听咨询师的提问,及时交流信息,提高每次咨询的效果,既可节省时间,也能节约金钱。

  每次咨询后,要认真对待心理咨询师布置的心理作业,最好按要求完成,因为心理作业既能有效消除原有的心理负荷,又能够描绘出求助者的心理轨迹,为下次咨询成功铺平道路。

  心理医生的哪些行为要算越界呢?国际上有一个专门诊断医生的治疗关系敏感指数(EI指数),告诉医生如何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关系。以下的一些行为要算越界行为:

  替熟人看病,私下与当事人接触或成为朋友,在当事人面前宣扬自己,希望得到当事人的欣赏,对异性当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励对方过度移情,过分担心当事人的愤怒,不敢挑战或质疑当事人,为了讨好当事人而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增加复诊次数,或在休息时间接待当事人,通过控制和支配当事人获得快感,强迫推销忠告,收取当事人的财物,陪当事人吃饭,或利用当事人得到利益……当然,出现上述现象,还不能说心理医生就违反了职业规则,只能说治疗关系有问题。

  那么,出了哪些事情我们可以投诉他呢?

  一,与当事人产生情感接触与性接触,包括不当的身体接触,性挑逗和要求当事人叙述性和身体方面的细节。

  二,与当事人产生生意行为,如转介当事人而收取介绍费,跟当事人做生意,向当事人借钱。

  三,泄密行为,如泄露当事人的资料,与朋友讨论当事人,改头换面用当事人的故事写文章和书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