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脏骤停怎么办?

原发性心脏骤停是指突然发生的并认为系由心脏电不稳定所致的,而缺少其他疾病诊断的依据。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中把这种死亡定名为原发性心脏骤停(pri-mary cardiac arrest),若不进行复苏或复苏未成功则原发性心脏骤停归为猝死。

  原发性心脏骤停是一突然事件,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供血不足的基础上,突然发生心脏骤停的结果。如果未作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诸于猝死。

如何预防心脏骤停

  原发性心脏骤停的发生一般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局部电生理紊乱,造成暂时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而导致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后,最突出的是深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其他如瞳孔散大也是重要的表征,但是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它的舒缩,如吞服大量有机磷杀虫剂,虽已心脏骤停,但瞳孔并不立即散大。相反如已用了大量阿托品抢救,心脏并未停搏,瞳孔可以散大到边缘。呼吸在心脏停搏后,尚能维持奋力呼吸数秒,甚至数十秒,这是由于中脑部分尚存有含氧血液,所以还可以短时间刺激呼吸中枢。紫绀是心脏、呼吸骤停后出现的体征。

  判断是否心脏已突然停搏,凭深度昏迷和扪不到大动脉搏动两个特征就可以下结论,立即开始抢救。切勿依靠听诊器反覆听,更不应用心电示波器来判断。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术开始的迟早与成活率的关系至关重要,必须分秒必争。基础生命抢救主要是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目的是提供大脑最低限度的血液供应。进一步生命抢救,需用器械和药物,如气管插管,直流电非同步除颤,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以利心脏恢复搏动。

  “黄金4分钟”原则: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如果患者在疾病突发的4分钟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复苏率在50%,超过5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救活。所以,如果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抢救,患者存活几率就很大。

开放气道

  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迅速解开衣扣、领带、腰带以及比较紧的衣服;让其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病人面部朝下,应将其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将病人头部向后仰,把下颌向上抬,即舌离开咽喉部,使气道打开,并清除口腔和咽喉处的异物,不要让他进食及喝水。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气道通畅,捏住病人鼻孔,防止漏气,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应持续2s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再松开鼻孔,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开始人工通气次数拟为2~5/min,在2s以上给予10ml/kg(700~1000ml)潮气量,既可降低胃胀气危险又可提供足够氧合。

原发性心脏骤停如何抢救?

胸外按压

  在急救时,应尽量使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如不行可先行单纯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体下1/2前正中线,或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为按压区。两个手掌叠放在一起,两臂伸直,用力下压,按压幅度成人为4~5cm,按压频率80~100/min,按压后,放松使胸骨回到正常位置,但两手不要离开定位点以保持固定,同时减少直接对胸骨本身的冲击力,以免发生骨折。一个人操作时按压15次,如果是两人一起按压,5次就可以。

如果病人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由苍白转为红润,出现脉搏,恢复自主呼吸,开始有意识,停止胸外按压仍有自主心跳,说明抢救成功,这时是急送医院的最佳时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