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固定技术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骨折后最好的固定技术,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临时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的后送。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适度,牢固可靠。固定技术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院外急救多受条件限制,只能做外固定。院外急救多受条件限制,只能做外固定,目前最常用的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等。
一、小夹板固定
(一)方法 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二)适应症
1.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2.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得位者。
3.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
二、石膏绷带固定
(一)方法 有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
(二)适应症
1.某些骨,关节手术后(如关节融合术后)
2.畸形矫正术后。
3.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者。
4.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
5.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示愈合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