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有讲究 学会自护和家庭护理

副标题#e#

心脏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器官,如果心脏出了问题的话我们将会命不久矣。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损害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受限而影响血液正常循环。临床上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等。右心衰常见的表现有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严重时可以出现肝肿大、腹水和胸水。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和肺心病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若不注意自我保护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时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加强自我保护可使病情保持稳定,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此提醒患者,在家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原发疾病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注意监测病情,定期到医院随访,遵医嘱服药治疗,保持病情稳定。

■预防诱因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预防呼吸道感染已患慢性心力衰竭但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的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之处,出门应戴口罩帽子,并适当增添衣服。最好能在流感来临之前注射流感疫苗。

▲掌握好活动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切忌活动过多、用力过猛,更不能参加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限盐限水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盐和水摄入过多会导致体液潴留,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衰加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衰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最好睡够8小时。

■合理用药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有的药物治标迅速,可很快缓解症状,而有的药物则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改善心脏功能,延长寿命。利尿剂属于消除水肿的药物,但不能单独用来控制心力衰竭,使病情稳定;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则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减轻患者症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雅施达等)、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康可等),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如果没有禁忌症都应该使用,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情况逐渐调整剂量。

■加强随访

心衰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就诊,掌握自己的病情动态,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应主动了解一些心衰的早期表现,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1.体力下降 患者感觉非常疲乏,全身懒散,不愿活动,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还常伴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睡眠不实、常被恶梦惊醒等症状。

2.全身浮肿 患者尿量减少,出现浮肿,一般先从足踝部开始肿起,由下而上逐渐波及全身。

3.心悸胸闷 患者常感到心中不适,胸口憋闷,心跳不规律,脉搏增快,上楼或稍微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

4.咳嗽气喘 特别是睡眠时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或垫高枕头才能慢慢平息。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发展为肺水肿,患者吐泡沫样痰或粉红色痰,情况则更加危险。

家庭护理须知

合理休息 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功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气急与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减少诱因 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来讲,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

心理护理 慢性心衰病人,应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自寻烦恼。生活上不过分依赖别人,但也不要逞强。对自己的病,应重视,但也不要过分关注,以免因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衰。

调整饮食 其原则为低钠(盐)、低热量、清淡而易消化,注意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维生素、无机盐、适量脂肪,并应戒烟戒酒,最好少食多餐,避免因饱餐而加重或诱发心衰。

坚持治疗 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要熟悉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复查 包括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还要注意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钾、钠、镁以及尿素氮、肌酐等,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