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要预防夏季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传播,而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该病潜伏期为2~15天,平均为6天左右,其发病时间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的关系。

病发时会突然出现发热、头痛、关节和肌肉剧烈疼痛等症状,俗称“断骨热”。初次发热刚退,接着再次发作,成为双向热,在发病后的3~5天往往出现皮疹。皮疹开始出现于腰腹部,延及四肢和面部,并有小斑点。几天之内,发热渐退,随之痊愈。严重的并发症并不常见,特别是不会出现持续顽固的关节炎。但如发生严重并发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多器官出血及休克则预后不良。

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遗憾的是,由于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不长会发生再次感染,再感染也可能由不同种的病毒株引发,目前还没有大家公认的疫苗。

登革热流行于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北纬62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其中以热带及亚热带最为严重。近年来发病率急剧增加,近10年来的发病人数已超过以往25年的病例总数。

登革热的预防,关键在灭蚊、防蚊。去流行地区旅行宜用防蚊药及蚊帐,在有登革热病例发生的地区,应注意避免在白天和晚上被蚊虫叮咬。登革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对出现发热、疼痛、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大部分病人经积极治疗后7~10天可恢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