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心理医生:心理怪病“集体癔症”

时间:2024-10-18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间,墨西哥的一所免费寄宿制女子中学怪事不断:该校在两名女生突然发生肌肉萎缩和恶心后,相继有600多名学生先后不明原因地出现相同症状。 截至目前,仍有约120名女生被“怪病”纠缠。

  事实上,如此看似莫名的“大面积染病”在中国也早有先例。2005年安徽省宿州市水刘小学的111名学生在接种甲肝疫苗时,40多人陆续出现了头晕、胸闷等不良症状,但经过检查并无病理依据。而同年在四川简阳的武庙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又发生了同班13名女生接连出现食物中毒体征的怪异事件,而其中大部分人的化验指标一切正常。

  心理学家表示,这样的现象看似令人费解,实则是一种“集体癔症”。那么,究竟什么是“集体癔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无端地患上这种病呢?

  “集体癔症”不等同于简单行为模仿

  据这次暴发“集体癔症”的墨西哥中学的校长玛吉·郑介绍,“我们感到震惊的是,她们都不能走路。医生分析后说她们相互模仿,是心理上的原因。”

  对于这种结论,阳光心灵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艳有不同观点。她告诉记者,“集体癔症”的患者并不是在故意相互模仿,而是当一群人面对同一个恐怖事件或者共同关心同一个突发状况时,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出现了共同的精神障碍类的癔症反应,并直接表现为躯体化特征。

  “这些女学生年龄相似,都过着集体生活,也就形成了一定的亲密关系。与此同时,她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也比较相似。另外,女性本能的感性认知方式使她们更容易在某种不良暗示的状况下,出现比较异常的躯体反应”。

  同样道理,安徽的“疫苗晕眩”事件也在表明,当第一个学生因为体质较差而晕倒时,其他的同伴便开始在一种强烈的“注射就会晕倒”的心理暗示下开始陆续出现相似症状,而并非是有意希望自己晕倒。

  “集体癔症”缘于“同病相怜”的心理暗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集体癔症”属于精神疫病,它缘于患者心理上产生的剧烈矛盾或者受到的不良暗示。发病时通常表现为喜怒无常、神经过敏、胸闷、心慌、呕吐,严重时甚至出现手足或者全身麻痹、痉挛,还有的则表现为意识障碍以及低昏迷状态。

  集体癔症”的患者有些是以前受到过类似的精神刺激,因此在有个别人发病时,他们会立即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在这种不良暗示的作用下也会跟着发病。

  比如发生在墨西哥的这次“集体癔症”,起初只是两名女生因故出现肌肉萎缩与恶心,但是这种消极症状在学校“每年只能见父母两次”等苛刻校规的催化下,使周围的人很容易将病因与之相连,继而在发觉自身面临相同处境时产生同样的感受。

  而四川简阳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就更为明显。在中毒的13名女生当中,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的病理反应缘于吃下了问题食物,而其余的“患者”则是在意识“食物相同”后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出现了并不真实的中毒反应。

  紧张感与孤独感易导致传染“集体癔症”

  虽然“集体癔症”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可以通过“暗示作用”得以疯狂传播,但是我们仍旧发现,总有一些人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而“幸免于难”的。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更加容易被这种癔症缠身呢?

  一般说来,一个群体中相对紧张敏感或孤独封闭的人群最容易受到这种癔症的侵袭。因为这些人比较容易关注到他人的异常反应,并善于将原因归结到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上,然后再从这种“归因”中寻找更多的相似感受,从而一步步陷入“患病”状态。

  “如果墨西哥的女子中学确实如传闻中那样体罚学生,并且采取过于严格的管理模式,那么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心灵创伤,这更会加剧某些人的紧张情绪与焦虑状态。当她们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时,就会产生抵抗心理,从而出现‘癔症’表现”。

  专家支招:

  免疫“集体癔症”掌握三***宝

  对于“集体癔症”的治疗,王艳表示,“集体癔症”的患者除在必要时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主要还需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可以采取“集体讲座”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客观认知与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外对于个人的免疫环节,建议从三大环节入手:

  一、学会发泄。“集体癔症”的爆发经常与当事人积累的不满、愤怒等原始情绪达到峰值而无处发泄有关。因此,遇事要避免压抑,及时与人沟通并表达自身感受,同时努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运动、旅游、K歌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学会拒绝。很多被传染上“集体癔症”的个案提示我们,当一个人持续接受自身排斥的事物时,很容易对环境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将别人的病症归因于此并迅速接受“传染”。因此,不要一味被动接受要求或指令,在适当时候根据自身情绪状态拒绝别人不合理的安排或拆迁。

  三、学会隔离。如果你是遇事敏感,容易引发情绪焦虑的人,那么当你身边的同伴出现各种异常症状时,不要急于探究原因,最好先将自己在最大程度上实施“有效隔离”,避免与他们谈论病发细节,尽量与团队中“免疫力”相对较高的乐观人士增加接触机会。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