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警惕!感冒药的服用误区

时间:2024-10-20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冬季温差大,空气流通差,容易滋生病菌,感冒便无可避免。不过,很多人把感冒当做是小毛病,自己去药店买点药,然后对付过去。也不管它康泰克、板蓝根、泰诺、白加黑等,每一样都来一点,认为这么多药加在一起,感冒必定药到病除。正是出于这样理所当然的想法,才让很多人走进了滥用感冒药的误区,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引起死亡。

调查: 服用感冒药太随意

网上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比较轻视感冒,服用感冒药时,不会仔细看过说明书,也不晓得感冒药还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专家说,听广告,凭经验,随意选择服用感冒片,这些都是滥用感冒药的误区。

误区1:感冒药,多吃点能早点好

感冒了,有些人怕耽误工作、学习,想让感冒早点好,于是不参考说明书,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加大剂量,觉得多吃一点,感冒好得快一点。

专家点评: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便不吃药3-7天也会痊愈。用药也是对症处理,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让人没那么难受。

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不但达不到增加疗效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引起严重副反应。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是许多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在泰诺、日夜百服宁、白加黑、必理通、复方感冒灵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在推荐剂量内,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对于成人和幼儿都是安全的,但过量服用,则可导致药物中毒,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肝小叶坏死等。

误区2:感冒还要加点消炎药

面对感冒,除了服用感冒药来对抗病毒外,不少人还要加一点消炎药、抗生素。

专家点评:很多感冒乱服药致死的案例发生均是因服用阿莫西林过敏(阿莫西林是最常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它的副作用包括可引起荨麻疹、皮疹、哮喘等过敏反应,以及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肝肾功能紊乱)。实际上,感冒初期多数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基本没有效果。除非在感冒后期,合并细菌感染时(比如咽痛、扁桃体发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误区3:多“药”齐下疗效更佳

一旦患上感冒,不管病情如何,大多数人都会去药店买多种感冒药,中西合璧,既吃解热镇痛片,又是感冒茶,最后不忘来一瓶抗病毒口服液。以为“多药齐下”效果会更佳,感冒会好得更快。

专家点评: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是感冒患者最常使用的办法,也是危险的做法。两种感冒药联合使用时一定要慎重,认真查看说明书中的“成分”,比如,已服用了日夜百服宁或白加黑,就不应该因头痛再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否则药物成分叠加,常常会因为药量过大而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误区4:药品弄碎服用更方便

很多人喜欢在服用感冒时,喜欢把药片弄碎或者掰开,服用时吞咽方便。

专家点评:服用感冒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不能随意改变服用方法,如肠溶片、缓释药、胶囊、糖衣片等药物,除说明书许可外,一般不能弄碎服用,压碎和咀嚼会破坏这些药物的结构,刺激口腔和胃黏膜,降低药效,甚至可能因为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 #p#副标题#e#

提醒:吃感冒药三大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说明书

吃感冒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清楚用药的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成分,防止药物成分叠加。还要看看药物的成分中是否含有曾经让自己过敏的成分。

2、特殊人群咨询医生

感冒时,原则上多喝水、多休息、补充维生素C即可,不需要一感冒就立即大量用药。如果患者只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没有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慢性肾炎、肺气肿等患者,在应用感冒药前应咨询药师或医生。

3、用药后有异常反应立即就医

对药物过敏留个心,如果在用药后30小时以内发生呼吸困难、寒战、发热、皮疹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发生药物过敏而就诊。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