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亚健康人群保健科学养生饮食保健四季保健生活保健家庭保健心理康复保健家庭医生健身保健品保健资讯

办公室幽默化解尴尬

时间:2024-10-19  来源:  作者: 我要纠错


副标题#e#

  贺信

  “你怎么对得起你穿的NIKE啊,NIKE的标志是钩钩,你还是得叉叉,下次再错我让你穿特步,特步就是叉叉……”国庆期间,“麻辣教师”邓睿将整理出来的“麻辣语录”发到论坛上,引起网友热议。“麻辣教师”用幽默缓解矛盾,使课堂更加和谐。

  在办公室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一些幽默对话也能减少冲突,带来别样乐趣。你有一个幽默轻松的办公环境吗?哪些语录让你印象深刻?

  想说幽默不轻松

  瑞娥 杂志编辑

  上学时自以为很有幽默细胞,这点也得到许多同学的认可,于是参加工作后准备发扬光大,以此迅速融入新的集体,不料事与愿违,我的幽默竟然遭遇水土不服。

  “你说完了?”每每我自鸣得意幽完一默,同事们常常不知所云,没听明白。

  “我们厂这些工友文化水平低,有的即便在外面混了个水货大专文凭,实际也就初中程度。你的幽默太雅,他们听不明白。”厂里一位校友前辈给我指点迷津。我这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幽默”——它是说者与听者共同创造出来的,双方的“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配套,幽默才能变成笑声。不然,就像对盲人丢媚眼,你眼睛累得抽筋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厂里人不是没有幽默感,他们有自己的幽默大师,那几位大师经常说些与性相关的“荤话”。虽然很直白,可一群工友却都被逗得前仰后合,像吃肉般享受。

  后来厂子垮了,我先后在几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过。文化人毕竟不一样,大多数都能不时幽上一默,虽然其中不少是“抄袭”于网络的。我通常不屑于改编借鉴,平日偶有几句出彩的幽默,都是绝对原创。可“幽”着“幽”着,坏了,老板或者领导得到了“线报”——小徐经常私下说“怪话”。于是我被叫去做“私人访谈”,问对公司有什么不满?我当时很茫然,后来终于悟出来了:国人大多心思缜密,爱听弦外之音,所以幽默常常被理解为讽刺。

  “严肃点!”为了避免领导对我不必要的操心,也为了不累着喜欢“汇报”的同事,每当我忍不住又要“幽默”时,便在心里提醒自己克制。

  好在网络提供了平台,我常常去某论坛发些幽默文章。一次,将已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贴了上去,斑竹私下对我说肯定会轰动。果然回帖如潮,绝大多数骂我是“卖国贼”,原来许多人看不懂我的“反讽”,我莫名其妙沦为了“汉奸”。好在不是战争年代,不然或许我早被愤青们“正法”了。

#p#副标题#e#

  “灭火”还靠脑筋急转弯

  京晶 办公室主任

  张姐,40岁,是办公室里的活宝,哪里有她,哪里就笑声不断。有时候双方本来剑拔弩张,让她一句话,生生就能给泄了气。

  一次,小王带儿子来单位玩。这孩子特淘气,一错眼珠的工夫,就把电脑的鼠标摔坏了。小王大怒,抬手照着孩子的头就是一巴掌,那声音比打响鞭还脆。这下手也太狠了,我刚想张嘴,就见张姐“噌”地跳起来,指着小王的鼻子大叫:“你干嘛打孩子,你的手怎么这么欠?”这一嗓子,同事们全蒙了,小王这个愣头青更是气得眼睛喷火。又见张姐指着孩子,不依不饶地说:你知道你这一巴掌起什么作用吗?你这孩子原本可以当大学教授,就这一巴掌,把个好端端的大学教授给打没了。周围的同事哄堂大笑,小王也乐了:“大学教授,他有那个脑袋,太阳就得打西边出来了!张姐你可真会说话。”

  一场纠纷,就被张姐给化解了。事后,我对张姐说:“今天真够悬的,我当时汗都出来了。”张姐说:“我就见不得打孩子,但话一出口,也觉得冒失了,可又不好意思把话收回去,于是就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我们有一个副总,中年有为,风度翩翩,是不少女职员的梦中情人。有一个叫小月的女孩总爱和他套近乎,引得同事们议论纷纷。老总让书记提醒他一下,书记就有点犯愁:这事儿可让他怎么开口呢?

  那天,我们仨在副总办公室聊天。小月兴冲冲地推门进来,一看我们在,觉得很尴尬,就悄悄地退了出去。副总顿时也有点不自在。

  过了一会儿,只见书记似插科打诨般,念了一句苏小妹给秦少游出的对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我悄悄瞄向副总,见他若有所思,片刻后接了句“投石击破水中天”,然后笑着说:“这秦少游还得感谢苏东坡呢。”两个人心领神会。

  没想到,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一个对联,含蓄地表达书记的提醒,副总也含而不露地接受了。从此,副总注意自己的言行,把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办公室的幽默,就像职场中的润滑剂,不但能活跃气氛,给生活带来乐趣,而且还能巧妙地化解矛盾,传递信息。

#p#副标题#e#

  听得懂上班族“黑话”

  强尼 总监

  不能不承认,即使对工作狂来说,上班也是件辛苦的事,哪怕你什么活也不干,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8个小时,骨头也要酸了,哪里比得上在家里想坐就坐、想躺就躺、想吃就吃惬意。既然如此,何不把工作环境营造得温馨舒服点,让大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心情好了,干劲足了,效率也提高了。

  身为总监,又比下属们大了十几岁,难免容易让人有距离感。其实下属们不知道,我也天天上网、积极学习、与时俱进来着。比如,年轻人很喜欢说“上班族黑话”,互相之间开些善意玩笑,偶尔冷嘲热讽一下,我也能听得懂——善于社交=能喝酒;观察能力强=经常打小报告;思维敏捷=能迅速找到借口;进取向上=常请客吃饭;复杂工作上逻辑清晰=能把困难工作推给别人;事业心强=暗地里害人;为人随和=随时可以解雇;工作第一位=丑得没人约;沟通能力强=常打电话聊天;踏实忠诚=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工作;富有幽默感=能讲很多荤笑话……

  有时,这些“黑话”确实能在不伤害本人自尊的情况下,发泄一下其他员工对他的不满,给坏情绪找到一个出气口。听的人不难过,说的人又能偷着乐,整个氛围也和谐了。所以,就算我能听懂,往往也不会点破,只是心里暗暗骂一句:“这小子,耍小聪明!”

  总体上,我很赞成这些“职场狐狸”的另类表达,不太会破坏办公室气氛。当然,这也要对话双方势均力敌,有人出招,有人接招才行,否则说了也是白说。所以,我有时会点拨一下“菜鸟”,请他们适当提高点职场情商,听懂别人委婉谈吐中的真实想法。

  比如,“也许我也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意味着他心里想的是“你要我干到几点?还让不让我活了?!”“真的吗?”一般说明对方并不相信,他想说的其实是“胡说八道!”一句“我当然也很关心”其实是“谁有空管这事啊!”“我会试着把这件事情插进工作进度中”,看上去态度积极,实际上却是对“你小子怎么不早一点交待?”的抱怨……

  我这个总监,除了督促下属干活,还要承担一部分人生导师的作用,有点累。但也正因为我有人情味儿,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我要“以德服人”,呵呵。

#p#副标题#e#

  “小沈阳”对决“周立波”

  锡众 办公室主任

  普天下的办公室都有一个通病:只要老板在场,空气瞬间凝固。若要谈笑,也只有老板自己敢谈笑。

  等老板离开后,空气才会清爽起来,大家的心情也由多云转晴。如果这时候再有一二个搞笑高手,来一些幽默的对话,就更有乐子了!

  我们办公室历来就不缺这样的“笑星”。被誉为“本土马三立”的老马去年退休后,最近又来了两个“活宝”:一个貌似在央视春晚表演小品“不差钱”而红遍中国的小沈阳,一个神似对央视春晚不屑一顾的“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两人说学逗唱,样样在行。和他们在一起上班,还真是其乐无穷!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不用黄段子哗众取宠,也不会争风吃醋。即使相互斗嘴,双方唇枪舌战中也颇为温文尔雅。

  记得有一次,“小沈阳”调侃“周立波”——说他应聘时,面对考试官“你属于哪一类型的人”的发问,竟然回答“我不是随便的人,但随便起来就不是人!”同样,“周立波”也时不时会爆“小沈阳”的料——例如说他有一次接待不认识的客户,为了显示有教养、有礼貌,开场白一连说了三个“贵”字:“请问贵先生贵姓找我有何贵干?”

  如此互相调侃,与其说是在攻击对方,不如说是在“打情骂俏”!此外,他们嘲讽“做官的”,挤兑“自己”包括打“擦边球”也很有一套。像“什么叫恭维?就是对上要恭、对下要威”“我唱歌绝对不会把狼引来,只会把狼吓跑”“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等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经典台词,也全都出自他们之口,可见他们很具有学习能力,实力非同一般哦!

  至于谁的人气更足?能否分个高下?办公室有人提出让“小沈阳”和“周立波”打一场擂台,以示公平竞争,但我认为实在没有必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再说,两人的风格各有千秋,又都善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调节气氛,化矛盾于无形……有这样两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何苦还要让他们“自相残杀”呢?

#p#副标题#e#

  办公室里有个开心果

  成语 职员

  2007年夏,单位里招聘了一批80后见习员工。这些初涉职场的新人,初生牛犊不畏虎,似乎什么都懂,什么话都敢插,给本来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带来了生气。尤其是在吃午饭的时间里,整个办公室只听他们叽叽喳喳,高谈阔论。

  那时,康震教授正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苏轼》,我很喜欢看这类节目,就与一个同事说起此事。小顾见状,走过来插话了:“苏轼!我知道,他又叫苏东坡。”一旁的小叶来劲了,冲着小顾讥笑道:“又来了,你肚子里的东西倒蛮多嘛。那我考考你,‘三苏’是说哪三个人?”只听小顾马上脱口而出:“爸爸叫苏联,儿子叫苏东坡,女儿叫苏格兰。”我与同事顿时面面相觑……不待我们缓过神,只听小叶笑着骂道:“低能啊!苏家都跑到英国去了。”小顾不示弱:“你这也不知道呀,苏格兰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小妹。”

  我们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我看到小顾一本正经的模样,不敢相信他开玩笑可以开到这个份上,彻底被雷倒了。

  从此,我对浑身都是幽默细胞的小顾留了心。一年后,这批新人羽翼渐丰,有的跳槽了,有的调走了,有的升职了,只有小顾被我们留了下来,因为大家都从内心里喜欢他。工作再紧张,身边有个“活宝”在,就会不时爆出一阵一阵的笑声。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相关信息
保健知识

保健图文信息
康恩贝
康恩贝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这种“酱油”,不能叫酱油!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羽绒服上有油渍 哪些招数最靠谱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冬天适合在家养的花,让寒冷冬日芬芳满屋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用好“圆”,惊艳圆满你的新年之家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浅谈高压水射流清洗与化学清洗的区别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合作
省多多加油卡,亿店联盟,全国88折加油卡批发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儿童医院的快乐密码

企业网 中专招生 外贸软件 极客123 郴州男科医院 郴州东方医院 香港富途優惠開戶 WPS下载 果凍威而鋼哪裡買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网站投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以医生诊断及医疗为准。 ┊ 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5 xbj.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保健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3414号-7 公安备:420105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