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一杯清茶,治病又保健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茶文化,闲来无事一杯清茶,可以消遣可以享受。茶能不能治病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茶的基础上,茶药就是能治病强身的好选择。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

茶文化作为我国独特的本土文化,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如今饮茶已不仪限于中国,茶叶与咖啡、町可并列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相传茶的发现与使用源于神农氏,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

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认识了茶的多种功效,开始用它来治疗疾病,保健养生。三国时张揖在《广雅》中记载人们将茶叶制成茶饼,捣成细末,冲人沸水,加入葱、姜、橘等制作成具提神醒酒作用的药茶。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唐代的陆羽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这部书中系统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采制技术及烹饮方法等,推动了饮茶知识的传播。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10首药茶方。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药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给予茶叶很高的评价,认为茶叶“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代《普济方》中专设“药茶”篇,载有药茶方8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多首药茶方,并论述了茶叶的药性、功用等。明代制茶工艺不断改进,日益精良,形成了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花茶、白茶、乌龙茶、紧压茶,这种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近代以来,药茶的保健养生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降压茶、减肥茶及午时茶的大量涌现,使药茶的种类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扩充。

茶疗,是中医食疗中的单独分支,是中医与茶文化结合的产物。茶疗的主体—药荼,是组方中含有或不含有茶叶的中草药制备而成的,具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功能的一种中药制剂。药茶可分为以下3类:

(一)单味茶

属于中医药“七情合和”中的“单行”,只一味成方,故又称“茶疗单方”。茶的品种很多,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鸟龙茶,共6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再加上茶,包括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紧压茶(黑砖、饼茶等)、萃取茶(浓缩茶、速溶茶等)。每种茶都有各白不同的茶疗功效。

(二)茶加药

属于中医药中配伍其他药物而成的“复方”,故又称“茶疗复方”。配伍拟律主要与“同类相需”和“异娄相使”有关。这一娄的方剂白唐、宋以至元、明医学著作中,屡见不鲜。在许多大型中医学著作中,都列有“药茶”的专篇,如《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古方中,以川穹茶调散最负盛名,首载于《和剂局方》,在宋朝已经广为应用。同类方还有菊花茶调散、川穹茶等。住民间经验方中,以午时茶最为重要,首载于清朝名医陈修园所著《经验百病内外方》,近代十分流行。同类方有天中茶、万应甘和茶等。其他单验方如姜茶治痢,乳香茶治心痛,海金沙茶治小便不通,冷白矾浓茶急救食物中毒等。现代研制的茶加药,以针对减肥、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故多与泽泻、荷叶、山樯、何首乌、菊花、桑寄生、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

(三)代茶

代茶,实际上组方中并没有茶,只是采用饮茶形式而已,用其他中药“如造茶法”、“一依煎茶”法饮服,故有称之为“非茶之茶”者。其实,代茶疗法古代早已有之,在唐朝名医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已有“代茶”之词。宋代的记载就更多了,如上文已述的《太平圣惠方》。又据宋代文献《梦粱录》的描述,当时在茶馆中兼卖缩脾饮,即以乌梅、砂仁等煎汤代茶,略似今日的酸梅汤。由此可见,代茶虽然无茶叶,但白古以来与茶密切相关。代茶,视所用药物质量而可用开水泡饮(较宜于质地轻松者)或略煎(宜于质地较坚厚者)。

较常用作代茶的中药有菊花、野菊花、密蒙花、银花、金钱草、胖大海、番泻叶、薄荷、佩兰、藿香、茅根、芦根、党参、太子参、西洋参、人参、枸杞子、绿豆、陈皮、蒲公英、细辛、玫瑰花、桔梗、石斛、山萸、红花、益母草、大黄、黄连、垂盆草、淫羊藿、刺五加、

侧柏、杜仲、罗布麻、竹叶、薏苡仁、荷叶、莲子心、大青叶、陈皮、戚灵仙、青木香、丹参、车前草、红枣、老姜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