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各类人才市场上,总有这么一批小公司专做“无本生意”,招聘大学生后以试用为名不签合同,试用一段时间后找借口辞退,然后再用同样方式再招一批再辞退,把求职心切的大学生们当作免费劳动力。 时下正是大学生求职的旺季,人才市场上人山人海。大学生姜小姐两周前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一家度假咨询公司在此招聘大学生,招聘人员巧舌如簧地称此工作前途无量,每月工资不低,600底薪+提成,做得好一个月四五千元不成问题。姜小姐和另外20名大学生一起进了该公司,大家的工作就是打电话、发传单,让有经济实力的人前来看度假展示会。工作了一个星期后,主管把姜小姐叫了过去,很随意地说了声:“你明天不要来了。”姜小姐问为什么主管很不耐烦地回答:“你不太合适这个工作,试用期不过关。”姜小姐向其索要工资时,主管说:“没有。”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姜小姐只好无奈地离去。 几天后,姜小姐到人才市场找工作时,发现这家度假公司还在用这种方法招人,而与她同进去的20多名大学生都陆陆续续被辞退了,同样一分钱没给。 无独有偶,宋先生也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去人才市场应聘,一家信息公司录用了他,他努力地四处跑业务,但工作了两周后被信息公司无故解聘了,同样一分钱不给。 大学生们很无奈地说:“我们刚刚踏入社会,经验不足但求职心切,这些单位存心欺骗我们,我们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任何报酬,心里真承受不了。” 业内人事指出,由于现在求职难,不少小公司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到出欺诈,只要供大于求的状况存在,这种欺诈现象就有存在的土壤。不过相关部门应该出台规定,严格招聘和用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欺诈现象的发生。 |
·亲历毕业生“职业生涯测评”
·职场“出类拔萃”五招 想提升先说自己的目
·北京人最看好的十种职业
·大学生求职不成不妨在家充电
·一日为师终身挨骂
·大学生亲历男公关招聘陷阱
·职场三年之痒怎么挠
·穷忙族: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四位女生的“蚁族”生活
·成功求职的三大招数
·一半以上父母希望子女当医生
·上班族如何避免“星期一综合症”
·一公司开出50万年薪“吓”退应聘者
·职场:全球CEO最关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