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五诫辅助基业长青

副标题#e#

  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这是概括千百年来中国的家族或者是家族的事业命运。到目前为止,现实也确实几乎没有例外。还有个说法,叫百年老店。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之路。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百年老店,有的也是只有招牌,创始人或创始家族多已物是人非。前不久,柳传志对中国现有的企业概括了一句话:中国现在还没有伟大的公司。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中国之所以少有富过三代和百年老店,恰恰是不够伟大。千亿集团未必伟大,十亿企业未必不伟大。这“伟大”并不是指狭隘的企业规模、销售额、净利润的数字表现。

  伟大的公司才能基业长青,成为百年老店。伟大的公司必然要有伟大的领导人。近年来,传统文化颇受诸多老板重视,这并不是一种短期的热潮,而是因为在学习和运用了西方的管理科学后,老板们发现,还是缺少一种管理的魂,而对这个魂的追寻,其实就是老板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朴素动机。而这个魂也就是传统的职业化理念。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老板群体的传统职业化五诫。这五诫是老板群体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

  一诫: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老板的职业化,首要就是遵守职业信誉和道德。虽然有人侥幸没有受到违背信誉和道德的惩罚,但奶业事件引发的行业连锁反应和影响,以活生生的案例,给老板们上了一课: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什么样的企业最赚钱?答案是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老板往往同样都是业内最受尊敬的人。老板的信誉和道德标准,以及对信誉和道德标准的追求,会贯穿在企业的运营中,并成为企业的文化,感染给企业的员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而市场和消费者同样会给予这样的企业以回馈和反应。尤其是在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经济动荡的时期,企业经久不衰的信誉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资产。

  企业好的信誉和道德,是铸就金字招牌的前提。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回报是不显而易见的。但是毁掉金字招牌很容易,往往一朝一夕即可。奶粉事件不仅迅速毁掉一个几十年的企业,而且给予整个行业沉重打击。这个案例给老板们上了最直观的一课。首先,法律的完善、舆论监督的加强,任何投机取巧和侥幸的要不得。任何不道德行为都有曝在阳光下的时刻。其次,市场和消费者是敏感的,任何虚假行为都会被市场和消费者惩罚。只是时间问题。再次,靠虚假宣传和忽悠打造的招牌,虽然也会发出金光,但终究还是刷了漆的木牌,经不起风吹日晒。

#p#副标题#e#

  二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追求利润,是老板们的当然目标。老板的职业化取财之道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笔者不赘述取之道,主讲不取之道。其实,不取,是为了更长久、更合理、合法地取。

  结合这些年火箭般崛起,然后又流星般逝去的企业及老板们的案例,笔者认为不取之道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不违背社会法律,不取不法之财。否则取了不义之财,终究还会散去,甚至落得身败名裂。第二,不违背社会公德,不取不道德之财,在企业公民责任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无德之企最易被市场抛弃。第三,不盘剥员工,不取血汗之财。虽说工作不好找,但是不能就此盘剥员工,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失去员工之心的企业终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四,不取短期之利,不竭泽而渔。企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行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为了企业的一己之利而破坏了行业的生存环境,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相融共生,共同做大是很多老板们应该好好领悟的道理。

  三诫:用人要疑,疑人有度

  老板最通俗的定义,就是让别人帮助做事赚钱的人。能否用好人决定着企业做好做坏、做大做小,赚钱多少。怎么用人,是很多老板最关心的事。老板的职业化用人之道,是用人要疑,疑人有度。

  让一个老板完全用人不疑是不可能的,也是太理想化的。对于疑人,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有这个习惯。关键是要正确把握疑人有度的原则。

  首先,疑人要在前。在用一个人之前,要充分疑人,对其德、才充分考察。这是对双方都负责的态度。比如,对一个人的才能不能充分把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不仅企业受损,其本人也会不堪其负。其次,用人之后,就要给予充分信任,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判一个人,不能凭个人主观和臆断。没有人能忍受一个整天疑神疑鬼的老板,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尊重的问题。再次,人是会动态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老板们会始终保持对一个人的怀疑和警惕的原因。因此,在用人之前,要设立一个科学、严谨的制度,通过制度来防范和管理,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任何人。

#p#副标题#e#

  四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不能否认很多老板的赚钱能力,但很多老板不会当老板也是不争的事实。会不会当老板,之间的差距很大。也许是业绩一亿和百亿的差距,??持久的差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会当老板的职业化表现之一。有的人会说,我的企业,我最珍惜,当然要事无巨细都要管。因此,有销售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一个200块的出差单都要终签;有的精力旺盛的老板经常越俎代庖,经常把下属干的活拿过来亲力亲为……这些不在其位,谋其政的行动,不仅无利反而限制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首先会延缓企业的效率;其次打乱下属的正常工作安排;再次让下属得不到锻炼。此外,老板未必事事专业,往往会热心办砸事,而下属又敢怒不敢言。最重要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的行为多了,势必减少老板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时间。而企业的隐患也可能就此埋下。如果有一天你做到了如下四点,就说明你真正职业化的做好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一,你可以带上家人度假几天,而企业运营健康有序。第二,晚上八点以后,没有下属电话向你请示问题。第三,你不再签所有的报销单据,但所有的报销没有问题。第四,你在一月中总有那么几天,自己人坐在办公室,但没有下属找你签报告,也没有客户来访,而是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或看本书。

  当然,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像美的老板何享健一样,出差从来不带手机,而且企业运营状况也和美的一样好,那么祝贺你。因为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企业科学管理、健康运营的结果。

  五诫:量力而行,顺势而为

  有人总结出中国老板失败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总想把企业做大。扩张和兼并成为很多有报负的老板必走之路,也成了很多老板的发展陷阱。违背企业发展规律,没有量力而行的苦果已经被很多曾经知名的企业吞下。

  一些老板总是想把企业做大,动辄百亿、千亿目标,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企业的发展有其规律。如果可以解决以下五个问题,那么做大无可厚非。第一,市场的容量足够;第二,企业至少可以保持原有的盈利能力;第三,企业的资金流健康;第四,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五,企业文化没有被稀释,企业的行为不会变形。最后一点,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可以继续康健驾驭整个企业。

  否则,这样的做大不如不做。其实考验老板智慧的并不仅仅是做大,顺势而为,甚至懂得把企业做小也是一种大智慧。在经济危机之前,就有一些企业通过形势判断,做出收缩行为,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其实判断一个老板优不优秀,还包括投资回报率高低、市场占有率高低等。就像很多德国企业,未必规模多大,但是在细分市场可以做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同行。在市场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经营智慧同样可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