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原则

  医学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心理和生理辩证统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把病变的部分和病人的整体隔绝开来加以治疗根本不可能。只要医生和病人一开始接触,医生的态度和言语就不可避免的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发挥积极或消极的治疗作用。

  由于解决心理问题和医治身体疾病很不同,别人不能代替病人解决心理问题,没有病人的积极参与,没有医患双方的坦诚合作,心理问题将得不到解决,因此,心理治疗时必须遵循“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原则。

  共同的治疗因素:

  心理-治疗虽有很多不同方法,但疗效的取得都可能和下列共同的治疗因素有关:①互相信赖的治疗性医患关系。②医生耐心地倾听和对病人谈话的鼓励,使病人的不良情绪得到疏泄。③治疗者根据对病人的详细了解,按照自己的理论和逻辑所作的解释、博得了病人信服,促进了病人的理解和内省。④对疾病原因、性质提供的另一种解释,帮助病人改变认知和态度,使病人有可能用另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对付困难。⑤获得了学习新经验的机会,提供的成功经验增强了病人的希望和信心。⑥治疗者自身特征和吸引力有助于唤起病人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希望。⑦治疗者激励和振奋病人精神,取得了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推动了对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学习。⑧一切心理治疗都有暗示成份,催眠治疗中暗示尤为重要。上述这些因素可能对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病情好转起关键作用。

  心理-治疗的病例选择或适应证:

  一般认为有下列特点的病例是心理治疗易在短期内见效的对象:

  ①有接受心理治疗的强烈动机;②年轻,可塑性大;③智力正常,有中等以上文化,有良好的学习能力;④环境良好或可以改变;⑤人际关系较稳定;⑥引起心理障碍的环境因素较明显;⑦无显著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对恐怖症、焦虑症和某些抑郁症最有效。神经症采用心理治疗的疗效比精神病好,对某些心理生理障碍心理治疗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心理治疗对医生也是有要求的,医生应有良好的医疗作风和服务态度,对病人要诚恳、热情和同情,以博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治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任何心理治疗想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医生要善于倾听病人的诉说,设身处地地理解病人的痛苦感受和情感。还要善于鼓舞和激励病人,帮助病人认识自我的潜能,提高其自尊和自信,不断加强病人求治的动机,鼓励病人依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生要有充分的专业和社会知识,懂得生活,不断发展并完善自身人格。这样才能提供适当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引导病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重建其认知行为模式。

  病人向医生倾吐或书写的材料,往往有他个人敏感的隐秘,医生有保守秘密的责任,绝不能作谈笑资料。

  心理治疗可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后者又有以解决家庭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夫妻治疗(如性功能障碍的治疗要求夫妻双方参加)和家庭治疗;有以小组形式(8-12人左右)进行的小组集体治疗和多达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型集体治疗。通过形成集体内聚力,人际关系,情绪疏泄,学习新的知识和应对技巧,模仿和示范等过程,使心理障碍好转,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根据疗程长短心理治疗又可分为长程和短程两类。长程一般在半年以上,有的长达数年,主要用于改善人格。短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个别心理治疗每次约45分钟左右,一般每周约2-3次,病情好转后间歇时间可适当延长。集体心理治疗需要花费时间讨论、解释、示范、每次约需90分钟左右,一般每周1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