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多吃洋葱可以杀菌抗感冒

副标题#e#

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有营养的蔬菜,同时也是很好的调味食品,但其辛辣的味道,也有许多人不爱吃,那么请看以下洋葱的功效与作用吧,给你N个理由爱上洋葱。

洋葱的三大种类介绍

1.红皮洋葱

葱头外表紫红色,鳞片肉质稍带红色,扁球形或圆球形,直径8~10cm。耐贮藏、运输,休眠期较短,萌芽较早,表现为早熟至中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华东各地普遍栽培。代表品种有上海红皮等。

2.黄皮洋葱

葱头黄铜色至淡黄色,鳞片肉质,微黄而柔软,组织细密,辣味较浓。扁圆形,直径6~8cm。较耐贮存、运输,早熟至中熟。产量比红皮种低,但品质较好,可作脱水加工用。圆形或高圆形,适合出口,代表品种有连云港84-1、DK黄、OP黄、大宝、莱选13等。

3.白皮洋葱

葱头白色,鳞片肉质,白色,扁圆球形,有的则为高圆形和纺锤形,直径5~6cm。品质优良,适于作脱水加工的原料或罐头食品的配料。但产量较低,抗病较弱。在长江流域秋播过早,容易先期抽薹。代表品种有哈密白皮等。 #p#副标题#e#

洋葱的营养成分N多

每100克洋葱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1克,粗纤维0.9克,灰分0.5克,钾147毫克,钙24毫克,磷39毫克,铁0.8毫克,锌0.23毫克,钠4.4毫克,镁15毫克,锰0.14毫克,铜0.05毫克,硒0.92微克,胡萝卜素0.02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03毫克,尼克酸0.3毫克,维生素C8毫克,热能1356千焦。

让你爱上吃洋葱的N个理由

理由一:杀菌、抗感冒

洋葱中含有植物杀菌素如大蒜素等,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预防感冒。这种植物杀菌素经由呼吸道、泌尿道、汗腺排出时,能刺激这些位置的细胞管道壁分泌,所以又有祛痰、利尿、发汗以及抑菌防腐等作用。

理由二: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洋葱含有葱蒜辣素,有浓郁的香气,加工时因气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泪。正是这特殊气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进食欲。动物实验也证明,洋葱能提高胃肠道张力,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起到开胃作用,对萎缩性胃炎、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有明显效果。#p#副标题#e#

理由三:预防癌症

洋葱的防癌功效来自于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刺激人体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同时还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则能抑制致癌细胞活性,阻止癌细胞生长。一份调查显示,常吃洋葱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几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理由四:降血压

洋葱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洋葱是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食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p#副标题#e#

理由五:降血糖

洋葱还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葱中含有与降血糖药甲磺丁脉相似的有机物,并在人体内能生成具有强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葱25~50g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

理由六:改善便秘

洋葱的硫磺成份在大肠与蛋白质,或肠内的细菌结合,形成硫化氢,能促进肠蠕动。丰富的可溶性食物纤维能刺激肠,使运动更旺盛,而寡糖也能抑制肠内坏菌增殖,有效改善女生常见的便秘症状。#p#副标题#e#

洋葱的家常做法推荐:

洋葱炒肉

材料:紫色洋葱一个,白色的也可以,我比较喜欢紫色的,里脊肉250克,剁辣椒一大勺,生抽一大勺,料酒一小勺,淀粉少许,盐一小勺

做法:

1.把洋葱扒皮,用冷水泡一会,然后切成小块。

2.把里脊肉洗净,切成薄薄的小片,用剁辣椒、生抽、淀粉、料酒腌10分钟左右。

3.坐锅热油,等油温8成热时,滑入肉丝,迅速的拨散,炒至肉片变色断生以后再加入洋葱翻炒片刻,直到洋葱炒出香味,加入一点点盐就可以起锅了。#p#副标题#e#

洋葱炒蛋

材料:鸡蛋4个,洋葱1个(150克左右),火腿80克。盐半茶匙,酱油、香油各适量,胡椒粉少许

做法:

1.把鸡蛋磕在一大碗里,加入盐和少许胡椒粉打匀。

2.把洋葱去皮、洗净,切成粒。将火腿冲干净,切成细丝或末待用。

3.炒锅里放少量油,烧热后,下洋葱粒炒片刻,铲出。晾凉后和火腿一起倒入鸡蛋液中,拌匀。

4.把混合液分成两份,每份用2汤匙油炒熟上盘,倒入适量酱油、香油即可。

菠菜洋葱牛奶羹

材料:菠菜50g,白洋葱10g,牛奶20g

做法:

1.将菠菜清洗干净,放入开水中氽烫至软时后捞出,挤去水分,选择叶尖部分仔细切碎成泥状。

2.洋葱洗净,剁成泥。

3.将菠菜泥与洋葱泥放入小锅中,加入100ml水,用小火煮至黏稠状,出锅前加入牛奶略煮即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