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还是外资“金牌”就业方向

    有人把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比喻为“家花”和“野花”,难道正如一句俗语说的那样家花没有野花香吗?记者在有关保险专业的在校学生(上海财经大学的保险精算、金融专业、西南财经大学的保险学院)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将来非外资保险不进”的学生占很小一部分比例,不超过10%。而认为“中资外资皆可,关键看谁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的观点达到70%以上,剩余的部分人也不排除在保险之外的行业就业。

  目前来讲,中资外资各有优势,中资的本土化优势,是外资企业一时难以超越的。但长远来看,外资的先进管理方式、人才激励机制,都将会给中资保险带来威胁,所以,是从中资保险跳槽到外资保险,还是相反行动,其中的分别也许不大。那么,留住人的因素是什么呢?解决人才的关键在哪里?

  属于自己的才是永远的

  世界排名第五的荷兰AEGON保险集团近日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批准证书,立刻加入夺人大潮。

  “挖墙角”只是用人的第一步。员工跳槽也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人事经理ClaireChen(陈逸群)说,独特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最基本的一步。再次,公司会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既包括对公司文化,政策方面的介绍,使员工尽快地与公司融为一体;也包括对员工基本技能以及专业技能比如精算、财会方面的培训。为主管人员专门开设了有关管理技能,领导艺术的课程,这将使他们不仅仅是业务上的专家同时也成为管理上的高手。最后公司会提供很好的奖励机制,建立对员工的长期评估体系,了解其特点,为今后挑选有潜力的人员进入公司的管理阶层提供了依据。

  金牌就业方向

  见证并参与了整个新中国保险教育历史的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艾孙麟教授告诉记者,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大,薪水比较高,是就业的一个很好的方向,但目前保险业的人才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从现在开始选择从事保险业的专门学习,应该选择了一个金牌的就业方向。据透露,保险业的紧俏人才,年收入都在六位数以上。

  国内的保险公司长期没有设立精算部门,更没有自己的主持经营运作的精算师。而在保险业中精算技术是核心技术,如死亡率和费率的测定、生命表的构造、准备金的提起及业务盈余的分配等都要靠精算技术。
 
  “挖墙角”不一定不好

  为什么内资的保险公司经常遭“挖”,关键是缺乏一个激励人才成长的机制。人才流动会是一个外界的刺激,使这种机制能尽快建立起来,这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之道。

  专家认为,现在国内保险公司,包括股份制公司,都掺和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东西,比如薪金,国内是人的价格,看人不看岗。不能胜任岗位的人也可以坐在位置上,不能因不胜任而淘汰。国外是看岗不看人,给的薪金就是这个岗位的国际价格。因此美国友邦的本土分公司经理和上海分公司经理是差不多的薪酬。国外公司一个部门经理的责任和权力都是非常明确的,但在国内,要看你所处的小环境,诸多人事关系会掺杂期间,使人放不开手脚。

  在人才流动的刺激下,国内保险公司的激励机制,会加快成熟进程。

  告诫

  外服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赵立民先生告诫跃跃欲试的“跳槽”者,尤其是想从中资保险跳入外资保险的人,应谨慎选择。他认为外资的诱惑的确很多,对个人来讲,也的确是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样的“跳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一个中资的高层管理者到一个外资保险公司或股份制公司,对方可能看重的只是短期内的价值。如果不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还是留在适合你自己的企业比较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